拍品詳情
描述
古代青銅禮器(利鼎)
晚商/西周
內部鑄有一段關於主人被獎勵十個貝殼的偽經銘文
高度 24.7 厘米,9¾ 英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代青銅禮器“禮鼎”,商代晚期/西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商 / 西周青銅三腳鬲鼎
狀況報告
出處
比利時私人收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利時 私人收藏
目錄說明
本品為商周之際禮器中氣勢恢宏的典範。此器皿分葉狀,覆有明顯的饕餮紋飾,眼睛突出,鼻孔圓潤,犄角獠牙捲曲,體現了早期具象派風格的巔峰,之後幾個世紀逐漸轉向抽象派。
本設計中特別引人注目的是從一對細長的眼睛中升起的兩層滾動的 C 形和 S 形角。這種設計變化極為罕見,僅有一件與之密切相關的器皿得到證實,轉載自 Bernhard Karlgren 的《中國青銅器新研究》,《遠東古物博物館公報》 ,編號 1977。 9,斯德哥爾摩,1937 年,圖版第八,沒有。 202. 其他同時期相關器物,可與1984年河南安陽M1713墓出土的崖玉鼎進行比較,載於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殷緒新出土青銅器》,北京,2008年,圖版。 196;以及四個類似裝飾的葉狀器皿,詳見羅伯特·巴格利 (Robert Bagley) 著《亞瑟·M·賽克勒收藏中的商代青銅禮器》,劍橋,1987 年,編號 93-95。
此三足鬲鼎為商周初過渡禮時期器之範例,體現了早期青銅藝術寫實風格之巔峰。器身呈分瓣式鼓腹,通體以巨大的饕餮面紋為飾,雙眼圓睜外突,鼻翼隆起,巨角捲曲,獠牙畢露,威儀赫然,首次商周交替之際青銅藝術向器象表現推至至高,亦隨之隨之逐漸走向抽象化的發展趨勢。
此器紋飾極為罕見者,呈饕餮面紋之角部以兩層廉價之卷雲式“C”與“S”形線條構成,自修長雙上方目起,形態繁復華麗。 據知,目前僅一件紋飾風格相近之器物著錄,可參見高本漢(Bernhard Karlgren)所撰《中國新研究青銅器》一文,出自《遠東古物博物館學報》,第九期,斯德哥爾摩,1937年,圖版VIII,編號202。另可參考1984年河南安陽M1713號殷墟所出之亞魚鼎,著述於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殷墟新出土青銅器》,北京,2008年,圖版196。再參考羅伯特‧巴格利刊(羅伯特‧巴格利刊) Bagley)所著《Shang Ritual Bronzes in the Arthur M. Sackler Collections》,劍橋,1987年,編號93至95。
附加聲明和免責聲明
該財產從法國出口(包括出口到歐盟其他成員國)以及從歐盟出口,可能需要獲得一個或多個出口或進口許可證。蘇富比可依要求並收取管理費,申請許可證將您的拍賣品出口到法國境外。
該貨物從法國出口(包括出口到歐盟其他國家)以及從歐盟出口可能需要獲得一份或多份出口或進口授權。蘇富比可根據要求並支付管理費,提交授權申請,將您的拍賣品從法國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