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詳情
描述
梨形的器身,頸部收緊,邊緣微微張開,全部由八字足支撐,頸部兩側各有一對環形把手,打斷了環繞頸部的渦卷紋飾,下部飾有渦卷紋飾,足部周圍有垂飾邊框,蓋子上鑄有呼應的圖案,日本木盒
20公分
狀況報告
目錄說明
這種形式的青銅器早在西周中期就已出現,而且設計往往更為複雜。西周中期有兩件壺,見姬符壺和十三年行壺,分別藏於西安陝西歷史博物館和寶雞週原博物館,圖見《中國青銅器全集》卷二。 5,北京,1997年,第138、144號。西周中期以後的器物,如本件,紋飾則比較簡樸。
壺蓋捉手外撇,蓋頂一週竊曲紋,蓋緣圍繞羽紋一圈,子母口,壺頸微束,四周個一耳,飾羽紋一周,腹下垂,飾以竊曲紋一圍,圈足外撇,上有垂羽一圈。
此類壺形西周中期便已出現,製作往往較為精細繁複,如陝西歷史博物館藏西周中期之幾父及周原博物館藏西周中期三年興壺,見《中國青銅器全集》,北京,1997年,卷5,編號138及144。西周中期紋飾趨於簡化,遂如此例。